姓名介绍

酆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后代,但关于酆姓发源地和迁徙分布存在争议。历史文化名人有酆舒,酆庆,酆去奢。

酆姓基本介绍

酆[酆,读音作fēng(ㄈㄥ),不宜写作“丰”]

酆姓历史发展

酆姓姓氏源流

酆(Fēng)姓源流有: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十七个儿子姬子于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篡》、《通志·氏族略》等记载:丰氏、酆氏始祖为周文王姬昌之子子于,起源于西周初年。丰,本为商王朝末期崇国君主崇侯虎的属地。周文王灭崇国后,改其地名为丰邑。到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王朝之后,敕封自己的弟弟、即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子于在丰邑,拱卫京畿,爵为侯爵,史称“丰侯”。这在史籍《史记》中记载为:“丰国,侯爵,始封文王子。今陕西西安户县东五里有丰城。”杜预注“丰国在始平户县东。”到了周成王姬诵执政后期,就改变了周武王的旨意,不再让丰侯当丰国的首领了。按史籍《竹书纪年》的记载:“成王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从,归于宗周,遂正百官,黜丰侯。”也就是在公元前1084年(待考),周成王废黜了爱酗酒误事的丰侯,这个姬姓丰国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国”。在丰侯被废黜后,丰国亦消,其后裔子孙遂散居各地,约以原封邑名为姓氏,称丰氏。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诏令规范汉字,在许多地名的原字上皆增加了“邑”偏旁,以表示其专指地名。而“丰”字添加了“邑”偏旁,就成为后世的“酆”字,诸多史书因之改丰为酆。此后,丰氏一族逐渐形成了丰氏、酆氏两大支系,皆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丰氏、酆氏正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的文字简化过程中,由于“酆”字被简化为“丰”字,该系酆氏族人多有自行误简为丰氏者。

酆氏族人皆尊奉丰侯姬子于为得姓始祖。  

酆姓得姓始祖

子于。酆姓出自姬姓,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后代。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上古时,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他的弟弟(即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子于封于酆邑,享用那里的物产,酆姓就由此产生的。酆邑就在现今的陕西省户县一带,古时那里农作和桑叶都盛产,是个好地方。武王的这个弟弟受封后就称为酆侯,他的后代以酆为姓,散居各地。因为酆侯太喜欢醉酒,周朝朝廷觉得由他治理酆邑不合适,在周成王执政时,就改变了周武王的命令,不让他当那里的首领了。酆侯的儿孙们就约好,以后不管到那里,都姓酆。故酆氏后人奉子于为酆姓的得姓始祖。

酆姓各支始祖

酆 隆:西晋时期封新城侯,始居洛阳。由晋及唐,酆隆第十四世孙酆徽任江西吉州别驾,遂家于吉州。递传至酆逊,由丰城县黄埠迁临江府清江县车溪。再传至酆承亶,向服贾鄂汉,清乾隆间土匪起,迂道回梓,路出平江献钟,见其山水秀丽,遂购市廛居之。生酆启囗、酆启陯、酆启隈三子。子孙日繁,散布于平邑献钟、长寿、百峰洞及长沙县。   河北东光有一支,酆旺良传下现子孙百余人。

酆姓迁徙分布

酆氏或是典型的汉族姓氏,而今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61位门阀。

酆氏远祖始于西周王朝,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地(今陕西户县),封为侯爵,称酆侯。其子孙后代就世代以国号“酆”为姓氏。因此,酆氏出自周朝王室,起源于姬姓。

古时酆邑的农作物和桑叶都盛产,是个好地方。酆氏子孙世代繁衍于京兆北部一带。

唐朝时期,京城建于长安,是当时酆氏族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据典籍《辞海》的注释,酆侯之地古名为“鄠”,位于长安西南,涝水东岸,夏时扈国,秦为鄠邑,汉置鄠县,即今陕西省户县。这便是全国酆氏人家最早的发源地。

追溯中国的历史,在周朝以前没有这个“酆”字,至周文王分封第十七子酆侯之后,“酆”字开始出现,只有两种意思:一是姓氏,二是地名。

“酆”字三千年以来在笔画和结构上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是相当古老的姓氏。虽然酆氏人口比较少,在中国历史上也比较低调,但是作为酆氏的人应引以为自豪是:酆氏代表了姬姓血脉的“纯正”。

酆姓传统文化

酆姓郡望堂号

郡望

京兆郡: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酆姓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源自姬姓;望安长安。

——佚名撰酆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酆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名扬进士;系出文昭。

——佚名撰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酆伸之举进士,为严州望门子弟。下联典出《左传》:“毕原酆郇,文之昭也。”

望出京兆;系承酆侯。

——佚名撰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酆姓的始祖酆侯,周文王第十七子。

宋登金榜;严出望门。

——佚名撰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人代进士酆伸之。下联典指宋代进士酆伸之为严州望门子弟。

易储进谏;偕老征祥。

——佚名撰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酆庆,为兵部给事,累谏代宗易储。下联典指明·酆寅初,博学笃行,隐于勾曲之墟。

五言通用联

执政于潞国;成仙在茅山。

——佚名撰酆姓宗祠通用联

上典指春秋时,潞国有执政大臣酆舒,人称俊才。下联典指宋代道士酆去奢,龙丘人。少为崇仙宫道士,信奉老子、庄子的学说,对道术很有研究,青年时就当了道家,隐居于茅山,传说他已成仙。

六言通用联

宴列琼林次位;名题雁塔中班。

——佚名撰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榜眼酆熙。下联典指宋人代进士酆伸之。

七言通用联

易储进直臣之谏;偕老徵勾曲之祥。

——佚名撰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鄞县人酆庆,字文庆,正统年间进士,官给事中。景泰年间,代宗废太子朱见深,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他直言谏阻,言词恳切。下联典指酆庆的父亲酆寅初,字复初,博学而敦厚,元末隐居在勾曲。明初洪武年间曾任国子司业,后弃官务农,夫妻都活了一百多岁。

酆姓家谱文献

谱名

编纂者、编撰方式

藏地

备注

湖南平江酆氏支谱五卷

(民国)酆明纲纂,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

广东开平三埠酆氏族谱

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省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今仅存第三~五卷、第七~九卷,第十一卷

酆姓字辈排行

山东临清酆氏字辈:“堂召宪士百之尊家晓”。

山东曲阜酆氏字辈:“世克绍绪宗培秉茂秀升敦振延广瑞顺发志宜宁”。

山西应县酆氏字辈:“年世广日月玉清宝山秀”。

江西平江、湖南酆氏字辈:“承启瑞恒明裕传齐家崇孝友治国懋经纶念祖修纯惪清芬振后昆”。湖南省龙山县字辈十上国祖礼、成名选家声、世玉兴作启、万字和忠泽、

安徽、河南酆氏字辈:“文显明敬永汉从起运臣忠孝家兴振贤良世吉昌继传修正远积德盛名长”。

贵州酆氏一支字辈:“文云如继人安顺廷庆和春国运新鼎建崇恩光兆福学绳祖德启贤坤”。

山东临清酆氏字辈:“堂召宪(玉)士(先)百之尊家晓”。

山东商河酆氏字辈:“健考学兴龙祥”

贵州黔东南酆氏字辈:应玉朝其正,万国占君臣,传家德泽远,生立永大兴

贵州酆氏一支字辈:“文云如继人安顺廷庆和春国运新鼎建崇恩光兆福学绳祖德启贤坤”。

贵州酆氏一支字辈:“孺澄国有良伊维国兆高寿文章玉制宪远振朝纲吉昌广世”。

江苏镇江、浙江金华酆氏字辈:“道国有光”。

皖、豫、鲁地区酆氏字辈:“文显明敬永汉从起运臣忠孝家兴振贤良世吉昌继传修正远积德盛名长”。

湖北黄冈楚黄丰氏(酆氏)字辈:“福思志子佐永大世启正维之士际时能显道于国有光传家敦礼义应运庆明良生笃当钟瑞根深定发祥由斯心德厚自是令闻长祖泽贻芳远功勋历着彰承前宏伟业裕后久宁昌”。

酆氏一支字辈:“应万代春光京兆升起顺德泽长义方尊古训文运智起昌”。

广西田林丰(酆)字辈 “庆显应守文 世有成元庭 良中昌远大 鸿宁德名声 ”。

酆姓姓氏名人

酆姓历史名人

酆 舒

春秋时人,曾经在潞国当过首领,而被记入史书。

酆 庆

字文庆,明代鄞县(今浙江省)人,正统年间进士,官给事中。景泰年间,代宗废太子朱见深,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他直言谏阻,言词恳切。

酆去奢

宋代衢州龙丘人,家住于九峰山下。少入道,游学道术,精思忘疲。

酆伸之

宋代进士,为严州望门子弟。

酆寅初

元末明初人,字复初。博学多才,不愿为元朝做官而隐居,洪武年间任国子司业,后弃官务农,活至105岁。

酆姓近现代名人

酆伟光

革命烈士。

酆悌

国民党将领。

酆文翰

教育家。

酆云鹤

苎麻纤维专家。

酆中铁

版画家。

酆姓酆姓发源地存疑

作为酆姓后代,对网上所有关于酆姓的叙述是赞同的,但对于“酆地(今湖南省永兴县北)”的说法,本人认为无依据。

首先,据《姓纂》载:酆氏的姓源是:“周文王第十七子酆侯之后,以国为姓,左传酆舒有二隽才,京兆”,此乃“系出酆侯,望出京兆”的源由。

其二,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文王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国,称为酆侯,其后以国为氏。酆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儿子酆侯;酆氏子孙繁衍于京兆北一带,是当时酆姓人家最多的地方。

其三,据《辞海》注释,酆侯之地为鄠,位于长安西南,涝水东岸,夏时扈国,秦为鄠邑,汉置鄠县,即今陕西省户县。这便是中国酆姓人家最早的发源地。

以上注解,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酆侯之地为鄠,就是今天的陕西省户县、咸阳一带。但是,我们还是将湖南省永兴县的历史(包括长沙在内的历史)和陕西省户县的历史作一个简单对比。

湖南省永兴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为郴州市第二大县,县境北接耒阳市,南连苏仙区,东北、东南、西南依次与安仁、资兴、桂阳三县毗邻。全县25个乡镇除高亭乡、城关镇、太和乡之外,其余均与外县交界。县境距首都北京铁路里程1860公里,距省会长沙280公里,距郴州市40公里,距南粤广州445公里。

据该县《县志记载》,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便县,以境内便江得名,属桂阳郡。 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便县为便屏县,属南平郡。建武元年(公元25年),废“新”复汉室,郡、县恢复旧名。便屏县复称便县,属桂阳郡。三国为吴地,属桂阳郡,西晋、东晋因之。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便县并入郴县,隶属桂阳郡。 陈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复置便县,隶湘州桂阳郡。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便县再次并入郴县。

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郴州刺史赵瑾奏准,析郴县北四乡置安陵县,属江南道桂阳郡。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安陵县为高亭县,属江南西道郴州桂阳郡。 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按郴州太守李土燮建议改高亭县为永兴县,隶属荆湖南路郴州军。元朝属湖南道郴州路;明朝属湖广行省郴州路、郴州府、郴州直隶州;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永兴属湖南衡永郴道、郴州直隶州。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永兴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属衡阳道。民国11年(公元1922年),道制废除,为省直辖县。民国26年(公元1937年),省设行政督察区,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公元1940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夏商周时期的湖南长沙:夏属三苗之地;到商、周时代,三苗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的长沙属“扬越”(又叫“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即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

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营建雒邑告成,各方诸侯来贺,贡物中有“长沙鳖”一种,这是“长沙”一名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秦国灭掉楚国,在原楚江南之地设立“长沙郡”。

随着秦王朝的诞生,长沙郡为秦代36郡之一,郡治湘县,即长沙的在秦朝的称呼。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

陕西省户县:属西安市郊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与宁陕以秦岭分水,北临渭水,同兴平隔河相望,东接长安,以沣水相隔,西连周至,以白马河为界。县城距西安城区18公里。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占总面积46,耕地总面积55万亩。户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为夏之有扈氏国。这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

商时(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1066年)为崇国,周(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771年)作酆邑,春秋(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为扈国,秦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改“扈”为“鄠”,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设置“ 县”,历代延续,直至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鄠 县”改为“户县”。

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湖南省《永兴县志》在西汉(公元前202年)以前没有文字记载,

第二、湖南省《永兴县志》没有发现任何关于“酆”字的叙述;

第三、西周时期的周人没有在长沙地区建立起自己的直接的统治;

第四、酆姓是在西周(公元前1066年)周文王时期出现的姓氏;

第五、西周建立的政权是在镐京即酆镐(今陕西西安附近);

第六、西周与西汉的时间相距接近900年—1000年;

根据所述推断,我们不难看出,户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已经为夏之有扈氏国。公元前21世纪距离西周政权建立的时间接近2000年左右,也就是说,在西周以前的户县历史中,中华文明已经在这里存在了2000多年。

我们再回过来看看湖南永兴县,该县《县志》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西汉(公元前202年),从该县有记载开始上溯到西周,时间接近1000年左右,此期间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在西周时期的长沙一代被称为“荆蛮”、“扬越”,当时在这里的广大地区生活着的是越人,即古籍中所谓的:“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如果说到西周时期的湖南永兴县更是没有开发的蛮荒地带了。

另外,西周时期的周人并没有在这里建立起自己的直接的统治,从秦代开始,长沙才正式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周文王第十七子——酆姓的始祖酆侯怎么可能分封到湖南永兴县呢?因此,所有在网上复制和转载的“酆地(今湖南省永兴县北)”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及时进行纠正,让更多的酆姓后代去了解自己正确的姓氏历史。